近日,《新闻界》发表了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曹洵老师、张志安老师研究成果——《社交媒体意见群体的特征、变化和影响力研究》一文,该研究由知微提供数据支持,聚焦于近年来社交媒体意见群体的特征、变化和影响力。
此前,知微与中山大学大数据传播实验室曾合作《基于媒介权力结构的微博意见领袖影响力研究》,分析了1886名较为活跃的微博意见领袖。如今,作为公共社交媒体平台,微博无疑依旧在舆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这个舆论场还是原来那个吗?研究发现,目前社交媒体的意见领袖总体趋势是:公知型意见领袖群体在退场,营销类、娱乐类意见领袖群体在兴起。
微博舆论场呈鲜明娱乐化、商业化趋势
研究通过对2016年微博影响力前5000名用户进行分析发现,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意见领袖,资讯推送、微博电商、娱乐明星、创作型用户等的数量更多。聚焦传播影响力前500名个人用户,对其进行深度考察发现,受到他们关注的往往是软性话题,而严肃话题的公共讨论影响力较小。利用国内唯一一家跨平台全网热点事件数据分析产品——知微事见,分析热点事件参与度较高的150位个人用户(如下图),可以发现主要由资讯类用户、营销类用户、娱乐明星构成,传统意见领袖仅占约10%左右,影响力愈发式微。
▲图1·2016年微博活跃群体社交图谱
意见群体“去群落化”
2012年微博意见群体以“公知”和娱乐明星为主,阵营分化明显(如图2)。
▲图2·2012微博意见群体社交图谱
到了2015年,随着中V崛起、营销号大兴、网红影响力不断扩大等,微博意见领袖群落被冲散。2016年,大型公知型意见领袖在微博中逐渐退场,这一群体的舆论影响力进一步下降,微博意见群体边界不再鲜明,在具体议题中的讨论也难以形成意见交锋。
▲图3·2015微博意见群体社交图谱
知识型意见领袖去哪了?
以用户生产内容为特征的各种问答社区逐渐兴起后,知识型意见领袖开始往各社区分流、转移,知识型、严肃型议题开始在这些社区得到较好的讨论发酵。
据曹洵老师与张志安老师的分析,随着娱乐化力量的壮大,加之一系列的治理行动,微博作为公共参与平台的功能一定程度上受到削弱,公知群体逐渐向微信、问答社区等更为圈层化、隐匿化的平台分流、转移。各社交网络因其内容生产、意见形成方面具备各自特征,不同平台的优势整合,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意见群体模式。随着意见群体产生模式的多元化,传播影响力除取决于专业性、参与度、个人魅力等因素外,还可能受资本力量、营销手段影响。
部分论文预览: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前往知微事见
点击关键词查看精彩文章↓↓↓
数据报告:
乐视危机盘点 |美团歧视性招聘事件|阴阳师VS王者荣耀|“喜茶”数据分析|小米6发布会预热营销|“美联航拖客”事件|共享单车|网易云音乐乐评专列|315舆情全盘点|抵制乐天事件|武亦姝与赵雷|微博双11| YSL营销|
专题解读: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战狼2 |我的前半生| 跑男 |狗粉PK狗肉粉|艾滋 |深夜食堂 |揭秘可视化|变形计|人民的名义|奥运|假新闻|水军|两会|微博网红|
热点事件:
小猿搜题开撕作业帮|女德讲座刷屏|留学生演讲涉嫌“辱华”|美团招聘“地域歧视”|深圳四胞胎|我是范雨素”刷屏|谢娜删张杰微博|辱母杀人案|APA酒店|穿山甲公子|年薪12万加税谣言|和颐酒店女生遇袭|非法疫苗案|
总结盘点:
2017年7月| 2017年6月 | 2017年5月 | 2017年4月|2017年3月|2017年2月|2017年1月|2016年度危机公关事件盘点|2016年度谣言盘点|2016年度事件盘点|2016年11月|2016年10月|2016年9月|2016年8月
本报告由知微数据(zhiweidata.com)制作,报告中所有的文字、图片、表格均受有关商标和著作权的法律保护,部分文字和数据采集于公开信息,所有权为原著者所有。
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组织或个人均不得以任何形式擅自复制、传递、转载本报告或向第三方实施许可,否则,知微数据将保留追究其一切法律责任之权利。
本报告内容受所采用数据、技术手段、研究方法等的影响,分析结果仅代表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影响因素下的当时情形。受研究方法和数据获取资源的限制,本报告只为市场和客户提供基本参考,本公司对该报告的数据和观点不承担法律责任。本报告允许媒体和学术研究机构部分引用本报告数据和相关内容用以新闻报道和学术研究,但是必须保证所引用部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注明来源,本公司不承担因此引发的任何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