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微事见”数据报告:“美联航拖客”事件

独家完整数据报告+事件原始数据,请添加微信号“zhiwei_data”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联系我们获取。

“知微事见”数据报告:“美联航拖客”事件


“知微事见”数据报告:“美联航拖客”事件

近日,“美联航强制乘客下机事件”在国内外社交媒体上接连引发热议,事件影响力之大,甚至带动了白宫发言人出面正式回应。而“美联航”的几次公关,却被网友评价为“年度最烂”。美联航此次事件影响力到底有多大?公关效果如何?


知微事见(ef.zhiweidata.com)独家推出“美联航拖客事件”数据分析报告,数据看此次“美联航拖客事件”。

“知微事见”数据报告:“美联航拖客”事件

“知微事见”数据报告:“美联航拖客”事件

事件简介


2017年04月09日晚间在芝加哥机场,美国联合航空的一架短途航班出现超售现象。开始美联航称愿意每人付400美元让乘客下机改签第二日航班,需要4人离开,无人愿意下机后美联航随机抽签4人。一名亚裔医生被抽中后称自己第二天要看诊病人。他拒绝下机,并给律师打电话,后被警察强行拖离飞机,嘴角有血。视频被曝光后引发网友强烈不满。

数据显示,事件高频词有乘客、暴力、华裔、众怒等。

“知微事见”数据报告:“美联航拖客”事件

知微事见(ef.zhiweidata.com)数据显示,4月11日10时,事件达到第一个热议高峰,多家媒体报道了相关事件,并提及“华裔”、“亚裔”等,引发了热议,4月12日8时,白宫称特朗普已看到视频、美联航CEO道歉、当事人身份等相关报道刷屏,推动事件达到热议峰值。“知微事见”数据报告:“美联航拖客”事件

知微事见(ef.zhiweidata.com)数据显示,从地域分布看,广东、北京、江苏的用户最关注此次事件,其次为上海、浙江用户。而关注用户高频标签有旅行、80后、90后、传媒、互联网、幽默等。“知微事见”数据报告:“美联航拖客”事件

事件影响


美联航此次拖客事件,影响力指数高达79.3,高于全部事件均值12.9%,较同类事件高出7.0%。高于南航急救门事件73.2的影响力指数。“知微事见”数据报告:“美联航拖客”事件

#美联航强制乘客下机#的微博话题,在短短几天内获得了近10亿的阅读量,而讨论量也达到了惊人的34万余次,截止4月13日,在24小时话题排行榜内排名第三位。

“知微事见”数据报告:“美联航拖客”事件

从推特热门话题数据看,#unitedairlines #united #newunitedairlinesmottos 等相关话题都登上热门话题榜单。

从参与用户与提及量看,相比平时,4月10日起#united 相关推文数量迅速上升,4月11日达到提及峰值,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地区的参与度较高。

“知微事见”数据报告:“美联航拖客”事件

在视频曝光之后,网络上掀起了抵制美联航的风潮。

美联航的公司股票也成为关注重点。

“知微事见”数据报告:“美联航拖客”事件

公关分析


将美联航官方推特发布的两封声明,进行文本关系可视化,可见customer(客户)与apologize(道歉)、mistreat(错待)、urgency等相关联;

而review(审查)与authority(机构)、detailed(详细的)、conduct(管理)、happen(发生)等相关联;

flight(航班)与disturbed(不安)、sentiment(情绪)、outrage(愤慨)等相关联。

“知微事见”数据报告:“美联航拖客”事件

根据不同阵营的网友代表观点可以看出,抵制美联航的网友主要从道歉没有诚意、前后态度差别等方面表示了不满,而支持美联航的网友则是从乘客非国人、乘务员与警察已经尽了义务等方面表明态度。“知微事见”数据报告:“美联航拖客”事件

总结盘点


随着事件爆发,“美联航黑历史”也被网友爆出。“知微事见”数据报告:“美联航拖客”事件

“知微事见”数据报告:“美联航拖客”事件

在此次事件中,哪些意见领袖推动了事件扩散?

美联航的多次公关声明,对国内主流舆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热度如何变化?

公关前后,网友对“美联航”的印象关键词如何变化?

纵观近年“航空公司”的舆论危机,集中在哪些领域?通过数据分析,我们能从此事此件中总结出什么?


更多独家分析,尽在完整报告~

“知微事见”数据报告:“美联航拖客”事件


点击阅读原文前往看知微事见看更多分析


本报告由知微数据(zhiweidata.com)制作,报告中所有的文字、图片、表格均受有关商标和著作权的法律保护,部分文字和数据采集于公开信息,所有权为原著者所有。

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组织或个人均不得以任何形式擅自复制、传递、转载本报告或向第三方实施许可,否则,知微数据将保留追究其一切法律责任之权利。

本报告内容受所采用数据、技术手段、研究方法等的影响,分析结果仅代表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影响因素下的当时情形。受研究方法和数据获取资源的限制,本报告只为市场和客户提供基本参考,本公司对该报告的数据和观点不承担法律责任。本报告允许媒体和学术研究机构部分引用本报告数据和相关内容用以新闻报道和学术研究,但是必须保证所引用部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注明来源,本公司不承担因此引发的任何连带责任。

(0)
上一篇 2021年1月11日 上午7:52
下一篇 2021年1月11日 上午7:5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