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集团超70亿罚单事件分析 | 专项报告

“是罚单,也是机遇。”

7月7日晚间,央行及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对蚂蚁集团及其旗下机构,邮储银行、平安银行、人保财险等金融机构依法做出处罚。蚂蚁集团超70亿“大额罚单”引发舆论关注,“平台企业”成7月各高层会议讨论高频词。

知微分析师结合相关数据,对该事件进行了详细分析,完整版报告可扫码“知小微”获取。

蚂蚁集团超70亿罚单事件分析 | 专项报告
01
舆情传播分析
舆情趋势
蚂蚁集团超70亿罚单事件分析 | 专项报告
  • 7月7日午间,微博、贴吧论坛上出现“路透社”消息称“周五中国监管层将宣布对蚂蚁集团的罚款至少80亿元”,香港联合早报也发布了相关内容。随着靴子落地的预期,当日阿里巴巴港股午后一度急升约6%,带动恒生互联网ETF一度翻红。相关消息于当日收盘后18时再度被小范围扩散传播。
  • 7日19时-20时,伴随着官方罚单的披露三部门集体发声蚂蚁回应等消息的相继发布,事件热度迅速达到了传播高峰,舆论聚焦罚单本身、监管回应,其中“平台企业金融业务存在的大部分突出问题已完成整改”成为关注重点。
  • 相关内容在8日(次日)以及10日(处罚后首个工作日)早间再度被集中传播,带动舆情趋势小幅波动。
热搜/热榜

蚂蚁集团超70亿罚单事件分析 | 专项报告

知微舆论场 ,当晚“罚单→回应→理性解读”相关内容霸屏社交平台热搜榜。话题#蚂蚁集团被罚71.23亿元# 先后登上头条热榜、微博热搜、百度热搜、抖音热榜榜首;随着回应消息的发布,#对处罚诚恳接受坚决服从# 也登上各社交平台的热搜/热榜;“处罚信号”相关的解读也紧随其后成为关注重点。

舆论反馈
蚂蚁集团超70亿罚单事件分析 | 专项报告
综合整改进程、法律法规等各方面要素,“本次处罚”符合预期。舆论重点聚焦处罚依据、金额大的客观原因等,整体较为理性;对于资本市场来说,普遍认为这是“兑现预期” “利空出尽”,市场迎来反弹,期待估值修复。

(更多舆情传播分析内容详见完整版报告,请扫码添加客服知小微获取。)

02
回应引导分析
本次处罚是对相关主体过往年度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作出的处置,相关罚单披露后不到1小时,各主体即作出回应,透露整改成效以及未来规划,态度诚恳,有效避免了“公众猜疑”类舆情的产生
罚单正式披露后,三大金融监管部门同步发布《金融管理部门善始善终推进平台企业金融业务整改 着力提升平台企业常态化金融监管水平》文章,就处罚依据、行业监管方向、下一步工作安排做出了说明,新华社、央视新闻、光明网等党央媒及四大证券报、中国银行保险报等主流财经媒体大量转发扩散,有效引导市场理性看待本次“巨额”罚单

蚂蚁集团超70亿罚单事件分析 | 专项报告

官方就平台企业相关不断发声,北京、上海、浙江、安徽等地纷纷出台支持、鼓励政策,不断改善营商环境,稳固市场预期,促进平台企业快速发展。

蚂蚁集团超70亿罚单事件分析 | 专项报告
(更多回应引导分析内容详见完整版报告,请扫码添加客服知小微获取。)

结语:本次处罚所涉金额较大,但从市场波动及舆论反馈来看影响有限。在罚单披露的同时,监管机构、被罚主体均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有效地引导大众理性看待该事件,降低了次生舆情的产生。从政府工作报告到监管层会议、地方政策,无不透露出对平台企业发展的支持和鼓励,平台经济将进入新的发展轨道。

如需获取完整版报告,可扫码添加“知小微”,也欢迎加入公关、营销人专属社群进行交流。

封面图来源:南方日报《被罚超70亿元后,蚂蚁集团有哪些新动作?》

蚂蚁集团超70亿罚单事件分析 | 专项报告

蚂蚁集团超70亿罚单事件分析 | 专项报告

往期推荐:
违反FCPA,爱立信做了哪些公关应对?| 探舆论场
上半年企业危机“启示录” | 探舆论场
明星物流企业顺丰之“消失的快递” | 探舆论场
分包商实名举报中建八局,高铁桩基质量堪忧?| 探舆论场

本报告由知微数据(zhiweidata.com)制作,报告中所有的文字、图片、表格均受有关商标和著作权的法律保护,部分文字和数据采集于公开信息,所有权为原著者所有。

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组织或个人均不得以任何形式擅自复制、传递、转载本报告或向第三方实施许可,否则,知微数据将保留追究其一切法律责任之权利。

本报告内容受所采用数据、技术手段、研究方法等的影响,分析结果仅代表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影响因素下的当时情形。受研究方法和数据获取资源的限制,本报告只为市场和客户提供基本参考,本公司对该报告的数据和观点不承担法律责任。本报告允许媒体和学术研究机构部分引用本报告数据和相关内容用以新闻报道和学术研究,但是必须保证所引用部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注明来源,本公司不承担因此引发的任何连带责任。

(0)
上一篇 2023年8月9日 下午5:30
下一篇 2023年8月11日 下午5: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