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微数据分析师结合海内外数据,就正在发生的“变革”做出分析,完整版报告可扫码添加客服“知小微”获取。
>>>官宣免费的大模型们
随着DeepSeek走红全球,“开源”“免费”成为其“大杀器”。随之而来的是,“AI巨头们”的“免费潮”与“更新潮”。
境外方面,2月13日,OpenAI宣布免费版ChatGPT将在标准智能设置下无限制使用GPT-5进行对话;谷歌最新人工智能模型套件也于近期宣布正式向所有用户开放使用;18日中午,马斯克在X平台直播发布旗下xAI公司研发的最新Grok 3。而正是这款被马斯克称为“地球上最聪明的人工智能”,2月20日已开放免费使用(直至服务器崩溃)。
周期内,Open AI相关声量最高,Open AI的CEO Sam Altman2月12日在推文中提到,不再将“o3”作为独立的AI模型发布,而是计划整合o系列和GPT系列,同时提到将推出GPT-4.5以及计划发布的GPT-5;xAI发布Grok 3后,也引发了广泛关注,马斯克更是在X平台上发布多条推文介绍Grok3并为其征集使用反馈,推文互动量也相对较高。
此外,2月13日,百度发布消息称,文心一言将于4月1日0时起全面免费。
>>>大模型产品免费,是赔本赚吆喝吗?
综合来看,大模型产品免费后的商业模式大概分为以下三点:
-
技术优势推动免费模式。头部厂商如DeepSeek、百度、阿里和OpenAI凭借技术优势,以更低成本提供更高性能服务,使“免费”成为巩固市场地位的利器。 -
免费潮将加剧行业洗牌。中小厂商因无法承担技术迭代成本可能退出市场,而头部企业通过用户数据积累优化模型,形成“技术升级-用户增长-成本下降”的良性循环,资源会进一步向头部集中。 -
免费基础服务将成为流量入口。通过技术输出、企业级解决方案等增值服务实现商业闭环。这场竞争的本质,是争夺下一代人机交互标准的制定权。
此外,据央视新闻报道,免费会吸引更多用户和开发者,推动AI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另一方面,这也会引发新的竞争格局,促使其他企业跟进或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超200家企业接入DeepSeek,行业升级加速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超200家企业宣布接入DeepSeek,包括微软、英伟达等世界级云计算巨头。
而面对DeepSeek的走红,OpenAI、xAI以及谷歌等大模型企业近期除了宣布免费外,还官宣将升级自身产品。如:2月13日,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通过一则推文透露了该公司的诸多重要动作。其宣布未来几周将发布GPT-4.5,未来几个月内将发布GPT-5;2月18日,xAI发布发布旗下xAI公司研发的Grok 3;2月20日,谷歌公司已经开发了一个人工智能(AI)实验室助手co-scientist,目的是帮助科学家加速生物医学研究等。
海外媒体与网友反馈如下:
-
OpenAI:外媒对OpenAI的关注不仅限于新产品本身,还包括其经营战略的变化。外国网友和AI研究者的反应中既有期待也有怀疑。 -
Grok 3:尽管Musk对Grok 3表达了高度的赞誉,早期的反响显示OpenAI可能仍然在某些方面保持领先。一些AI研究人员在Grok 3的初步测试中表现出复杂任务的解决能力,但未能在所有领域完全超越。 -
co-scientist:外媒普遍认为,这个AI系统具备潜在的革命性,可能会极大地“增强”科研能力。外国网友对此的反馈也各有不同。在社交媒体和科学论坛上,很多用户对其协作设计表示了积极的期待,一些人强调了这个工具的潜在应用价值,尤其是在生成创新研究假设方面。不过,也有一些评论对其实际效果保持谨慎态度,指出其仍在发展阶段,尚需更多的实际应用验证。
>>>跨行业合作及使用乱象

其中,据知微舆论场,#深圳上岗70名AI公务员# 、#DeepSeek给出的诊断和医生基本一样# 等相关话题引发讨论。网友在肯定AI跨行业合作的能力的同时也对“AI是否会抢人类饭碗”展开了讨论。媒体在该议题中的观点为“AI的使用可以提高办公效率,无法取代人类”。
值得一提的是,2月21日下午,中央网信办官网发布2025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通知,将整治AI技术滥用乱象,突出AI技术管理和信息内容管理,强化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打击借AI技术生成发布虚假信息、实施网络水军行为等问题,规范AI类应用网络生态。

本报告由知微数据(zhiweidata.com)制作,报告中所有的文字、图片、表格均受有关商标和著作权的法律保护,部分文字和数据采集于公开信息,所有权为原著者所有。
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组织或个人均不得以任何形式擅自复制、传递、转载本报告或向第三方实施许可,否则,知微数据将保留追究其一切法律责任之权利。
本报告内容受所采用数据、技术手段、研究方法等的影响,分析结果仅代表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影响因素下的当时情形。受研究方法和数据获取资源的限制,本报告只为市场和客户提供基本参考,本公司对该报告的数据和观点不承担法律责任。本报告允许媒体和学术研究机构部分引用本报告数据和相关内容用以新闻报道和学术研究,但是必须保证所引用部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注明来源,本公司不承担因此引发的任何连带责任。